2025年4月28日,由RICHFUL瑞丰与大成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中美关税新格局下的跨境贸易策略——政策解读与合规实务深度解析"主题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地缘政治博弈背景下的跨境贸易突围路径,吸引诸多进出口贸易企业决策层高管、财务与合规负责人齐聚,共同探讨关税政策动态调整期企业的战略应对方案。
活动亮点回顾
随着中美对等关税政策进入深度调整周期,全球供应链格局加速重塑。企业面临关税成本激增、合规审查趋严、跨境资金流转受阻等多重挑战。大成律师事务所顾问委员会副主席、董事局董事兼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峰先生为本场活动进行了开场致辞,希望活动能为企业构建系统性风险防控框架提供实践指引。
大成律师事务所顾问委员会副主席、董事局董事,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陈峰
活动首场分享由RICHFUL瑞丰执行董事蔚希光先生开启,通过解析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及中方反制路径,揭示了全球贸易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发生结构性转变的必然性。蔚希光提出了针对出口贸易商的十大建议,并结合实际案例,为现场企业展示了东南亚产能重构下的关税规避路径与股权架构设计要点,强调ODI备案与37号文登记在跨境投资中的合规基石作用。
RICHFUL瑞丰执行董事 蔚希光
随后,大成上海资本市场专业组负责人、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石锦娟女士,以企业出海投资架构设计为核心,系统解析离岸架构主体功能与典型路径模型,重点剖析BVI、开曼等离岸枢纽的风险隔离机制及香港、新加坡的区域税务协同优势,为企业构建针对性的出海架构提供解决方案。
大成上海资本市场专业组负责人,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石锦娟
在税务领域,RICHFUL瑞丰执行董事、服务交付总监张帅女士从关税成本传导机制切入,介绍了企业如何利用中间层架构优化跨境投资税务成本,同时提醒企业关注双边税收协定适用与转让定价合规要求,避免利润分配争议。
RICHFUL瑞丰执行董事,服务交付总监 张帅
在合规与风控环节,大成上海合规与风险控制专业组负责人、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陈立彤先生系统性地阐释了跨境贸易场景下合规审计的逻辑,强调了持续文档化、加强沟通和风险管控的三大原则。通过碳减排核查项目舞弊风险案例, 陈立彤为企业揭示了ESG领域合规调查的实务关注点。
大成上海合规与风险控制专业组负责人,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陈立彤
在圆桌讨论环节,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健民担任主持,与Vistra卓佳、大成律所多位专家就"地缘政治下跨境贸易的风险防控"展开深度对话。
Vistra卓佳大中华区监管咨询业务总监林杜鹃指出:"ODI备案的核心在于真实性、合理性与合规性三重验证,企业需动态调整资金计划以应对监管环境变化,通过分阶段注资与供应链尽职调查建立风控闭环。"
针对337调查激增态势,大成上海科技、媒体与通信(TMT)行业组负责人,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李伟华强调:"中美贸易战本质是知识产权话语权之争,企业出海需前置布局337调查防御体系,通过专利TO分析、海关备案及技术权属溯源构建知识产权护城河。"
从左至右分别为:戴健民(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峰(大成律师事务所顾问委员会副主席、董事局董事,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伟华(大成上海科技、媒体与通信(TMT)行业组负责人,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蔚希光 (RICHFUL瑞丰执行董事)、林杜鹃(Vistra卓佳大中华区监管咨询业务总监)
RICHFUL瑞丰:专业力量护航出海征途
本次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工具模型的多维输出,为跨境贸易企业构建了"政策解析-架构设计-合规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为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注入了强心剂。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RICHFUL瑞丰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专业的全球化服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中实现更大突破。